11月29日,2018《财富》全球科技论坛如期开幕。继去年《财富》全球论坛落地广州后,以科技为主题的代表性论坛再次来到羊城,此次主题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创新。
开场的第一场对话嘉宾是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沈南鹏自本科开始就专攻应用数学,随后又进入耶鲁大学商学院,然后成为投行家。之后他的身份再次转变,先后成为创业者(启动携程)、风险投资者。
在沈南鹏看来,信息技术的竞争更加激烈,新的产品需要和大公司形成差异化。同时互联网公司必须要注意社会责任,包括隐私权和安全性。
同时,他长期看好中国的消费经济市场,“中国很多技术公司受益于消费经济,每年GDP占比都要上涨,现在还在早期和中期的阶段,趋势很清楚,消费公司会收益。”
以下是沈南鹏现场回答的节选:
问:接下来的投资战略是如何规划的?
答:一方面,要看竞争,信息技术领域的竞争比15年前激烈多了,年轻的公司难度更大,要打破竞争的阻碍。互联网发展了15年多,不能称之为成熟,但是竞争性更强,没几年就会看到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技术加上差异化的产品,特别是和已有的大公司不同,头条和拼多多就是这样,有独特的产品。另一方面,每一个公司,在互联网领域,必须要小心社会责任,隐私权、安全性是两大问题,美国正在发生,中国的公司也在面临这个问题。
问:腾讯、阿里等正在接受严格的监督,金融、支付、银行竞争上更加小心。滴滴出行和头条也受到监管问题,您怎么看?
答:如果在线垂直领域,必须小心谨慎,有些监管条例现在不是很清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清楚。
问: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冲突问题,技术成为争议中心,会不会影响中国技术公司的发展?贸易战会持续吗?
答:中国的技术公司有两大主题推动发展,很多公司受益于消费经济,每年GDP占比都要上涨,现在还在早期和中期的阶段,趋势很清楚,消费公司会受益。第二,很多公司会争取自己的市场份额,要打破已有的秩序,仍然有新的服务产品来到市场。我对长远的消费经济非常乐观。
问:人工智能是了不起的赋能技术,您怎么看待发展?
答:AI在技术方面,美国走在我们前面,但中国有自己的人才,比如视频、视觉等领域。自动驾驶上美国领先,中国很快会追上。 但在应用层,中国很厉害。公司把技术发展出产品卖给医院、金融企业等。头条就是人工智能企业,有算法能够提供推荐。中国的定制化信息推荐,体验比美国好。
问:大湾区的机会您怎么看?
答:也把技术商业化,我觉得大湾区是很好的发射台。可以把总部设在香港,供应链在大湾区建立。充满商机,再过几年可以和美国的湾区相比。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