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头条,非Libra莫属。它是脸书(Facebook)发行的稳定币。不得不说,它在名字上也是用足了心思,Libra与Libor(市场利率基准)相差一个字母,发音与Libero(自由)相近。一语双关,暗含“金融自由”之意,足见脸书野心。
Libera底层技术是区块链,100%储备资产支持的稳定币。据Libera白皮书,抵押资产以低波动性资产为主,如稳定且信誉良好的法币和政府证券。这里暗含玄机:
一则是“稳定且信誉良好的法币”,那哪些法币可以作为储备资产?是否会遭到主权国家抵制?
抵押法币种类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不但要看其稳定性,也要看政府态度。法国财政部长Bruno Le Maire和欧洲德国议员都对Facebook提出了质疑,担心其会对主权国家货币形成威胁,以及在反洗钱方面存在漏洞。
二则是当前会抵押资产以法币和政府证券为主,未来在抵押资产上是否会出现变化,直接甩开法币单干?
毫无疑问,脸书的野心绝不止于作为法币的附庸。从货币体系上看,Librea发挥了中央银行的作用,与法币的不同之处是,法币以国家信用背书;Libera以法币作为储备资产背书。虽然都在印钞,但Libera也只是“电子法币”,照样缴纳通胀税。但若抵押法币比例不断降低,Libera将离真正的中央银行越来越近。
可见,Facebook的未来之路,关系监管,也关系野心。脸书此处有意模糊,少说多做,至于如何做,这将是长期的博弈过程。
说到Libera不得不提比特币,比特币由中本聪设计提出,它的目的也是货币非国家化,方法也更为简单直接。不仅在制度上实现了去中心化,创始人也销声匿迹。比特币创新之路可谓一步到位,赤字之心,人人尽知。
但是随着比特币的发展,原来帮助它成功的模因,反过来也在阻碍它的进步。中本聪提出的原教旨主义给了人们一套简单的目标和准则。它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因此,在一段时间里,奉行这些信条,社区变得强大而坚固。但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出来:但当一个模因汇聚的社区力量,在实现的路径上,当以牺牲掉其它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去保障另一个群体的优越性时,不宽容和仇视的情绪在社区滋生。不同的团体,都认为自己继承了中本聪,但在中本聪销声匿迹的情况下,整个社区陷入争吵与混乱。
现在来看,无论从哪个角度,货币的非国家化,时机都不成熟。Libera显然采用了拖字诀,拖字诀往往被低估,其实让它在时间中多发会儿酵比欠点火候总是好些。在推动变革这件事上,先发往往是劣势。古人早有这个智慧:帝王之兴,必有为之驱除者。第一个起来砸烂坛坛罐罐的往往成为先烈,最好的机会属于第二个起来打扫残局,拨乱反正的人。
因此,越是剧烈变革的远大的计划,就越需要隐藏,把它分解成一个个不引人注目的小步骤,等待时机。虽说时势造英雄,是因为英雄在还没站起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势变化一步步做了许多铺垫。
比特币已经成为主权国家的公敌,之所以没有被绞杀,得益于其底层的创新性技术,谁都不想错过区块链所带来的发展红利。脸书自然也意识到了政治上敏感性,Libera成立之初,便积极拥抱监管,申请到MBS(美国货币服务)牌照。但从Libera的发行机制、底层技术和去中心化的治理角度看,它怎么也不像一个乖孩子!
从另一个角度看,区块链也真正的开始步入历史舞台。Facebook最初的使命是connecting the world,即链接世界。那时Facebook要解决的问题是让世界成为更加开放的空间。用社交网络把人们更好的链接在一起。到了2017年Facebook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过20亿人,随着用户增多,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如个人隐私泄漏、种族歧视言论。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已经完成了链接世界的使命,接下来的使命是让这个世界链接的更好,因此也离得更近,所以扎克伯格提出了一次使命的修改,bring the world closer together,让世界更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围绕着这个使命,扎克伯格对Facebook的社交功能提出一系列更新,对商业模式也做出了调整。
以上问题不单单是Facebook面临的问题,这是移动互联世界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的问题。现在Facebook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让世界从信息的自由流通实现价值的自由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