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者指出,这种美元囤积潮流或许源自于企业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毕竟,人民币近期受到来自股市波动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汇率持续下滑。眼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跌至五个月低点,今年更是累计贬值了1.9%。从2023年初的6.7跌至目前的7.24,跌幅达到5%之多。
外界纷纷猜测,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或许需要一场美联储的大幅降息,或者人民币触及某种形式的低谷。然而,这两者看起来都遥不可及。外界普遍认为,即便美联储降息,也难以立即见效,而眼下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近期呈现出强劲的通胀和经济数据,这或许会推迟美联储降息的时间,进而导致美元进一步走强,令人民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剧。
而在这一情况下,中国企业选择将资金转存美元的举动更显得谨慎而明智。从外汇收益率上来看,选择将美元存放在离岸存款中,其利率高达6%,而国内人民币存款仅为1.5%,这一利差足以吸引企业目光。据某些行业内人士透露,甚至有些企业已将7.3的汇率视为卖出美元的水平,因为他们认为当局可能会在这一水平上保护人民币。
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与预测,中国央行似乎保持了相对冷静的姿态,并未对企业和公民积累美元感到过度不安。虽然中国央行未对此置评,但国有银行一直在买入人民币以遏制人民币贬值,这显示出了政府的一贯态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外汇市场的角逐仍将继续上演,而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未来的两个季度,出口商“不愿兑换外汇收入”的情况可能会持续,而中国监管机构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兑换,但是否会起到预期效果,仍是未知数。因此,人民币走势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中国企业的举措也将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