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加速人工智能前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部部长货币资讯)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异常活跃,成为了各国关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3月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专题研讨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人工智能将引发社会发展的深远变革。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将促进人工智能和经济融合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发布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面向于经济社会重大需求实施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正在形成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说,中国在人工智能准备方面处于新兴经济体前列,发达的数字基础设施提供了先机,建立健全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并加强与其他创新国家的经济联系,将有助于中国的发展。

人工智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群体性技术变革的起点,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在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重大变革。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渗透到各行各业,构建起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人工智能助力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研究研发的应用,与生物制造、脑科学、清洁能源、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交叉,有望打造颠覆性产品和产业,从而加速未来产业的发展。

在吴朝晖看来,人工智能正在迈向大小模型协同、新智能形态快速发展的3.0阶段。人工智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配,将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和动力变革,重塑工业基础再造以及生产和服务模式创新各个环节,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为智能经济发展提供全新动能。但是,人工智能智慧可能在部分领域超过人类,也将威胁人类共同利益。如何与此共存,并在保持其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成为全球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

吴朝晖认为,要把人工智能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贫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中不断深化合作,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深化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合作,搭建起全球性的、区域性的、多层次的人工智能治理合作平台与机制,共同协商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治理规则。

多路径地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势不可挡,在把握人工智能重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重大机遇的同时,还要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大规模跨界应用所带来的各种安全风险与挑战。以深层次大模型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可以廉价地生成对人物事件的错误描述,降低大众对真实信息的整体性信任,从而引发认知的混乱,冲击原有的社会和生活秩序。人工智能的误用滥用、隐私泄露等问题,对人工智能产品不当使用,也会带来价值的扭曲,从而违背伦理道德,破坏公平正义,导致伦理失范,引发深层次的伦理道德问题。

吴朝晖认为,中国应紧紧抓住人工智能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各种风险与挑战。要瞄准人工智能的前沿方向,加快产生原创性、突破性重大科研成果,多路径地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推进人工智能与多个行业的深度融合,加速人工智能前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和颠覆式技术创新,从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构筑起未来新的增长点。

吴朝晖强调,未来应紧紧抓住人工智能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各种风险与挑战。瞄准人工智能的前沿方向,加快产生原创性、突破性重大科研成果,多路径地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要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积极做好风险防范,加强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工作,加快构建包容审慎的治理机制,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共同协力促进人工智能治理。(孟凡君)

审核:余早早

责编:左宗鑫

编辑:胡娜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