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干眼已经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其中视频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相关干眼所占比重和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眼科临床主要亚病种之一,影响人们的眼部健康及生活质量。Vision China 2023会议期间,举办了多场干眼论坛,汇聚行业专家的前沿观点和临床经验,分享新技术、新方法、新研究、新进展,为干眼发展指明了方向。《国际眼科时讯》特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胡亮教授,聚焦VDT相关干眼,畅聊其发病机制与诊疗方法。
追本溯源,探寻VDT相关性干眼的发病机制
众所周知,泪膜自内向外分为三层:黏蛋白层、水液层和脂质层。长期使用VDT可造成泪膜质量改变及泪膜稳态不平衡,继而引起VDT相关性干眼。究其原因,胡教授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完全性瞬目频率减少,脂质排出受阻,继而堵塞睑板腺。另有研究发现,长期使用VDT的话,可能影响黏蛋白层和水液层,改变水液层、泪腺腺泡及结膜杯状细胞,导致泪膜稳态不平衡。
二、用眼姿势不规范。如电脑屏幕放置偏高,使用过程中眼睛会不自觉睁大,增加眼表暴露时间,加速泪膜蒸发。这也会导致泪膜不稳定及VDT相关性干眼的发生。
三、泪膜稳态不稳定、微环境的失衡,反过来会引起泪液高渗状态,继而增加炎症反应,加重干眼,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分条析理,详解VDT相关性干眼的诊疗之道
VDT相关性干眼所占比重和发病率逐渐升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那么,如何诊断及治疗VDT相关性干眼?且听胡教授一一道来。
诊断VDT相关性干眼
出现视力问题:如视物模糊、视疲劳,甚至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干眼症状:如眼睛干燥、不适、干涩,严重者可能出现刺激性流泪。不良的日常行为习惯:有较长时间使用手机或者VDT的情况,同时患者进行某些重复性动作时姿势不正确,如玩游戏、敲键盘等。上述三点均符合,基本可诊断为VDT相关性干眼。
治疗VDT相关性干眼
首先,去除病因。如果患者停止使用VDT,如不使用手机、电脑,眼睛干燥很快得到改善,所以减少屏幕使用时间是治疗VDT相关性干眼的第一步。重视屏幕质量。屏幕质量不好,会影响图像质量,加重患者视疲劳。调整屏幕参数。调整屏幕字体的大小、行间距,使患者看得舒适,可降低视疲劳。瞬目训练。有研究表明,通过瞬目训练可以改善干眼症状。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是完全性瞬目;但在使用VDT时,极易出现不完全性瞬目,影响瞬目过程,增加干眼的发生几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人工泪液为主,一般推荐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尤其是需要长期使用人工泪液的患者。同时,胡教授建议搭配促泌剂,即增加泪液分泌的药物。人工泪液相当于补液,同时要增加促进泪液分泌。现在最新的治疗原则是“促”与“补”相结合,治疗VDT相关性干眼可能效果更好。物理治疗,如蒸汽热敷眼罩、强脉冲光(IPL)等。胡教授强调,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为患者设计更佳的治疗方案。
VDT相关性干眼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VDT相关性干眼属于慢性病,主要是由于日常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眼部出现不适症状,除了积极治疗外,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亦非常重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减少屏幕的使用时间。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无法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故胡教授建议可以从其他方面改善。如:
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屏幕放置的位置稍低,不要高于眼睛视线,避免增加眼表的暴露时间;同时要注意调整坐姿,肩部等身体各方面处于放松状态,更适合长时间用眼。注意房间照明。如果阳光直接照到屏幕上,可以会出现眩光现象,也会增加视疲劳。调整适宜的屏幕参数。建议将屏幕参数调整到最舒服的状态,包括字体大小、对比度、行间距等,提升患者的阅读体验,降低视疲劳。对于轻度VDT相关性干眼患者,可以尝试人工泪液结合热敷治疗。胡教授推荐了一个经济实用的热敷方法:将开水注入到水杯或一次性纸杯中,闭上眼睛,利用蒸汽热敷眼睛十分钟,一天三次。若人工泪液加热敷效果不佳,建议到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疗,明确眼部问题,接受个性化治疗。对于VDT相关性干眼,预防是最重要的。
做好预防工作,将VDT相关性干眼扼杀在摇篮里,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