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元今年上半年已加息两次后,多位分析师预计,下半年,美联储加息两次的概率也进一步增大。Grant Thornton首席经济学家Diane Swonk近日表示,美元在9月份加息正在成为可能。按以往的情况,跟随美元加息可能成为全世界央行的主要动作,不过,根据世界经贸格局的变迁,当前各经济体央行都纷纷制定合适的货币举措。比如,我们近日提及的,中国央行在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方案,而日本央行更是维持原有低息策略不变,像印度等外储薄弱的经济体在无法应对美元加息情况下,已不得不跟随美元加息。事实上,在全世界的央行中,目前最进退两难的央行可能非欧洲央行莫属,迹象表明,欧洲央行或正在近乎于模糊在货币举措状态中,一时无法自拔,这对于刚刚走出欧债危机阴影的欧元区甚至整个欧盟经济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那么,欧洲央行为什么陷入进退两难了呢?
这与欧元的特殊性密不可分,要知道,欧元区多国此刻或已到了自扫门前雪的经济境地。而每个国家由于自身状况的不同,对货币举措支撑经济的诉求也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一种并不可调和的冲突,而这一冲突在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货币同时进入宽松周期时得以隐藏。当宽松时代终结时,欧元区内潜伏的货币危局则将显现并被放大。比如,德国财政部长舒尔茨承诺坚持其前任朔伊布勒的平衡预算承诺。而法国则誓言要结束多年的预算赤字,尽管该国目前还在推动欧洲层面的加大支出。而对于意大利经济而言,几乎可以用岌岌可危来形容该国的债务困局,与此同时,西班牙计划将支出增加4.4%,作为提高福利的努力之一。
显然,欧洲央行很难用同一种货币举措满足所有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上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呼吁欧元区各国寻求“更加有利于增长的公共财政组合”。但是欧洲央行的具体货币举措却迟迟不肯公布。欧洲财政委员会估计,欧元区的财政政策立场将为“适度扩张”,2018年和2019年增加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为0.4%。不过,Capital Economics首席欧洲经济学家Jennifer McKeown认为,“我们顶多会看到适度的财政宽松,而没有实际的货币紧缩。”
事实上,这是欧元区乃至欧盟的尴尬,一旦尴尬延续,则意味着欧元或欧盟经济体离瓦解将更进一步了,其实,通过意大利数周前上演的债务危机并传导至欧元暴跌的景象可见一斑。有分析称,像德国等并没有太多借债习惯的国家,可能并不乐于在危机时分,出面拯救欠债上瘾的欧洲多国。与此同时,当前的经贸举措,欧洲各国的诉求也相距甚远。以美欧经贸为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美国经济对欧洲的忌惮的点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德国制造,比如,德国《经济周刊》数周前援引美国官方报道,“美国经济甚至希望在第五大道上看不到德国产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德国经济躲在欧盟身后,占尽了美国经济的便宜。“这样一来,欧盟多国可能都会认为本国与美国的经贸受到了德国的拖累,从这一角度,可能会希望在个别领域单独行事。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意大利最大的经济类报刊《24小时太阳报》等多家欧洲媒体日前直指美欧贸易声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的原因之一了。
BWC中文网观察团队注意到,还有一大迹象也可以佐证欧盟各成员之间在经济上的不可调和性,这就是欧洲多国近年来重点布局本国的实物货币-黄金战略已成为世界经济一道奇特的风景,分析认为,欧洲多国一方面在防范美元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在防范欧元的风险。这既是美元不安的事,更是欧元不安的事。截止目前,德国、奥地利、荷兰、瑞士、匈牙利、比利时六国相继运回或宣布陆续运回此前储存在美国、英国、法国等海外金库中的黄金。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瑞士这样不在欧盟和欧元区的国家,也没有置身事外,这进一步表明,欧元对整个欧洲经济的影响力。而像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运回黄金目的之一就是为本国布局可替代欧元的实物黄金储备做准备,还存在的一种可能是,在担心诸如欧债危机、金融危机等事的传导性上,随时可以发行本国自主的货币取代欧元。
图片来源trendrr
以德国经济为例,2012年德国央行首次公布德国黄金储备详细数据,其中45%在美国,13%在英国,11%在法国,只有31%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正是在公布黄金数据的同一年,德国就展开了运回黄金的计划,到了去年8月,德国央行宣布已成功将价值为279亿美元的金条从美国纽约及法国巴黎运回德国。德国预计将于2020年完成全部海外黄金的运回。对此,德国央行一位官员或已一语道破玄机,他说“一旦遭遇货币危机,德国可以立马发行自己的新货币”。(完)
BWC中文网原创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转载或转化视频、音频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