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6月黄金期货5月8日收盘下跌1.9美元或0.1%至每盎司2,322.3美元,美元指数上涨0.1%,7月白银期货上涨0.2%至每盎司27.601美元。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7月铂金期货下跌0.4%至每盎司984.6美元,6月钯金期货下跌2.4%至每盎司956.3美元。
全球最大黄金ETF道富财富黄金指数基金(SPDR Gold Shares, GLD)8日黄金持有量减少1.72公吨至830.47公吨。 最大的白银ETF安硕白银指数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 SLV),白银持有量持平为13,189.61公吨。
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柯林斯(Susan Collins)8日表示,高利率或需维持较预期更久的时间,以抑制需求并减轻物价压力。 柯林斯表示,强劲的就业市场提振了消费支出,但预计支撑经济弹性的某些因素将减弱。
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尼尔·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表示,房地产市场走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通胀上涨,这意味着美联储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甚至全年保持当前利率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公布,2024年4月,该行黄金储备较前月增加6万盎司或1.87公吨,续创新高达到7,280万盎司或2,264.33公吨,为连续第18个月增加,但增加量也是18个月来最少; 累计过去18个月,中国黄金储备增加1,016万盎司或316公吨。
人民银行2009年宣布其黄金储备达1,054公吨,2015年6月再宣布黄金储备达1,658公吨,并表示尔后将每月公布其黄金储备数量。 2023全年,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增加723万盎司或224.88公吨。
德国贵金属集团贺利氏(Heraeus)报告表示,黄金市场正在出现转变,部分传统上与金融市场的链接发生断裂,而对黄金价格走势的控制也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对金价的影响已经退居第二线,中国投资者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强劲实体需求正在推动黄金市场。
《新闻周刊》(Newsweek)报道,金价创新高的一大动力是因为各国央行继续购买黄金,特别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带头,这一趋势反映了北京方面摆脱美元,以对冲地缘政治阻力的目标。 目前,中国黄金储备约占其总额逾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4%。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以威德默(Michael Widmer)为首的大宗商品分析师报告预估,金价今年将上涨至每盎司2,400美元。 报告指出,在中国和印度投资者以及央行的推动下,实体需求将在2024年继续支撑金价。 报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是央行里积极买入黄金的佼佼者,而此举也正在影响中国散户,因中国投资者缺乏其他选择,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仍然不是特别有吸引力。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最新数据,3月份官方部门黄金购买量净增加16公吨,央行需求继续改变黄金市场。 然而,参与黄金行动的不仅是央行。 世界黄金协会指出,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基金今年至今购买了3公吨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研究主管胡安·卡洛斯·阿蒂加斯(Juan Carlos Artigas)表示,虽然主权财富基金的需求相对较低,但也代表了官方需求的新来源。
世界黄金协会报告表示,今年第一季,在中央银行买盘的带动下,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净增加290公吨,创下历年首季的新高,其中仅有一部分反映在国际货币基金(IMF)的统计数据当中。 主权财富基金没有义务报告其黄金持有量,甚至央行也没有义务揭露其黄金储备。
花旗银行商品研究主管阿卡什·多西(Aakash Doshi)表示,金价上涨可能导致珠宝商削减需求,但央行可能对价格较不敏感,称央行可能是价格最缺乏弹性的买家之一。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包括央行在内官方部门的黄金净购买量都超过了1,000公吨。
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7月期铜5月8日收盘下跌1.4%至每磅4.54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