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生物农药信心(PIB)

第九届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开幕式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事情。而近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了有机农业生产和销售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令我们每个人不禁为我们的食品和健康担忧。作为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的行业专业人士,也比较了解电视中所曝光的有机乱像实在让人痛心。我们农药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不仅仅是化学农药这一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淘汰了一大批高毒、高残留农药,而且生物农药在探索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次会议会场,来学习和了解生物农药最新动态。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生物农药专业委员会和江苏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辽宁微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栗铁申副会长对大会进行致辞:十九大以来,绿色发展成为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高毒、高残留农药逐步退出市场,化学农药减量施用,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成为市场新宠。生物农药、绿色植保是农业绿色发展和质量兴农的重点之一,抓好生物农药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

同时邵振润研究员也指出,生物农药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我们要增强对生物农药的信心;同时处理好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之间关系,促进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和谐发展。

江苏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制定政策,加大补贴和应用

来自江苏省农委的唐明珍副巡视员介绍了江苏省在生物农药方面的生产和推广应用情况。江苏是鱼米之乡,每年生产的粮食不仅仅满足本省需求,同时也外调给其他省份。江苏作为农药生产大省有260多家农药企业,在环保和绿色发展大的形势下,江苏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省农委非常重视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保证。已经推广了生物农药应用800多万亩,计划三年一个周期,到2020年推广全省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省农委主要三个方面做了工作:1、建设一批生物农药防控示范区,具体是150个基地、6个示范县;2、推荐一批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利用社会媒体推广;3、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推广和实践的过程中,面对农户的理解能力低、市场反应慢等情况,唐副巡视员谈了一些体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生物农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业发展的方向。虽然生产经营中大宗作物推广比较慢,我们也要坚持方向和鼓励发展。江苏省科技厅、省农委把生物农药作为一个重要方向,优先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推广应用。同时唐副巡视员介绍了江苏省农委的推广绿色农药的经验,建立了农科教企平台,增强资金补贴力度,鼓励经济条件好地区来应用,也建设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发挥榜样的作用;重视和强化考核力度,把推广新型高效生物农药作为省政府工作考核内容。

我国目前生物农药登记现状分析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效审评处王晓军副处长介绍了我国生物农药现状。截至2017年底,我国登记农药产品38,248个。其中,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登记产品数1,366个,涉及97种有效成分(含不同菌株);农用抗生素类登记产品2,415个,涉及13种新有效成分。

同时王晓军副处长也指出在生物农药的登记和管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生物农药的定义有待进一步完善、生物农药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技术标准和评价水平仍有待提升等。在2015—2017年,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监督处连续3年对生物农药进行了市场专项抽查,共抽检生物农药产品541个,其中合格产品217个,平均质量合格率仅为40.1%。不过,3年来的合格率呈现显著提升态势。

王晓军副处长也特别希望大家要提升产品质量,筛选安全高效的有效成分、改进加工工艺等,要将生物农药做出真正的品牌,杜绝假劣生物农药、添加隐性成分等。

国内外生物农药新品种情况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邱德文副所长指出我们要重视植保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不可同日而语,生物农药的优势在预防,而不是见虫打虫,必须结合预测预报,生物农药要做到“有虫不危害,有病不成灾”,即已达到防治目的。

我国传统微生物农药生产工艺、应用推广面积和产品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昆虫天敌生产与利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赤眼蜂应用面积全球最大,年繁蜂量100亿头左右,应用2,000万亩以上。植物源农药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井冈霉素、多效霉素、阿维菌素、岭南霉素等。

邱德文副所长对土壤健康修复技术非常重视,目前很多作物问题是由于土壤健康不良引起如土壤板结、有机质缺失、pH值低、有益微生物缺乏等。土壤健康修复技术通过增加土壤功能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添加有机质等增加有益微生物群落,抑制有害病原微生物群落。

植物免疫诱导剂以免疫和健康为目标,植物获得蛋白、糖等,诱导植物产生水杨酸、茉莉酸等,以此来抵抗病原菌的侵入和发展,激活植物抗性系统,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减轻和防止病害发生。邱德文领衔研发的阿泰灵(6%寡糖·链蛋白WP)便是一个成功案例。

生物农药在中药材生产上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徐常青研究员给大家介绍了生物农药在有机农业的特别机遇和重要作用。在有机农业生产中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从而为生物农药的应用带来了机遇。

有机农业起源于欧洲,到2012年已有164个国家发展有机农业。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有机农业,产品主要出口欧盟、美国、日本等。21世纪,随着我国有机农业市场的发展及有机产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开始重视有机产品的生产、标准制定和认证工作,目前拥有的有机产品证书有19,650多张。

截至2018年4月,我国登记的有机植保投入品896种,其中植物源194种(苦参碱最多),动物源65种(天敌赤眼蜂、壳聚糖等),矿物源193种,微生物342种(苏云金杆菌最多),其它102种。虽然有机植保投入品登记数量在增加,但其使用风险较高。经抽检178种有机植保投入品,其合格率仅为64.6%。非法添加隐性成分成为罪魁祸首。

绿色农药认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绿色生资发展部部长丛晓娜介绍了绿色生资情况:截至2017年底,我国绿色生资获证企业有132家,绿色生资产品332个,已经涉及到全国26个省市,绿色生资基本涵盖了绿色食品生产允许的所有农业投入品。如拜耳、先正达、龙灯、四川国光农化、上海农乐等企业相关产品获得,丛部长强调,今年,江浙地区上报绿色生资申请较多,一旦企业产品获得了绿色生资,那就是一张绿色农业发展的直接通行证,特别有利于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等项目。丛部长还介绍了绿色农药受理范围产品明细表,但是不在表内的产品不予受理。

企业推广生物农药推广方面经验分享

1)芽孢杆菌类生物杀菌剂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陈志谊研究员介绍了2个芽孢杆菌类生物杀菌剂和2个以芽孢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复配剂。60亿活芽孢/毫升解淀粉芽孢杆菌AS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1.2亿活芽孢/克解淀粉芽孢杆菌WG主要用于设施蔬菜防治土传病害;2个复配制剂均用于水稻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

2)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钟群经理上介绍说,江西新龙现已登记200亿PIB/克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母药及4个制剂产品。该产品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而且销往秘鲁、马来西亚等国;美国登记正在申请;并在中国台湾、澳大利亚、欧洲、南美等进行试验

3)氨基寡糖素在农业中的应用

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张剑波副总经理介绍说,氨基寡糖素是一个“药肥”兼备的多功能产品。据资料报道,氨基寡糖素及其诱导体能阻止镰刀菌繁殖,抑制番茄青枯菌的生长,防治马铃薯环腐病等。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氨基寡糖素还可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防效甚至超过嘧菌酯。张剑波将氨基寡糖素的多功能性概括为:刺激生根、促进生长、增强抗冻、防治土传病害、防治霜霉及疫病、钝化病毒、减少线虫、解除药害、抵抗高温、提高肥效、提高免疫等。

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潘宝重点谈了他们在农业解决方案方面的努力,通过公司现有产品和相关优秀产品制定解决方案,方便农户使用。来自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的陈豪主任也谈了麦可罗46年来做生物农药的体会。

PIB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