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政府财税部门工作,记账是我每天的主要工作。账本难免会有出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核对,记账方式极其低效。
2013年,在去台北旅行途中,我无意间读到了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比特币UTXO的记账机制深深吸引了,我发现这个技术能彻底解决工作中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从发明到现在,在比特币的十年时间里,它没出过一次错,没宕过一次机,它是经过验证的一种机制。
1.这是一次重大的底层技术变革
传统的记账机制,登记、交易、清算、审计相互之间都是不信任的,这是社会协作资源巨大的浪费。而采用区块链记账,所有的记录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可跟踪、可溯源、可验证,都是公共的可信账本。也就是说,账本是可信的,审计是可信的,核算也是可信的,这就极大提高了社会协同效率。
从流水记账法进化到复式记账法,再到区块链记账法,这三种记账法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
流水记账法催生了语言和数字:在古人类时,你要进行资源的配置,如用一头牛换三只羊,就要记账,这就产生了文字,同时记账要有数量,就产生了数字。复式记账法则催生了会计体系和现代金融,可以说没有复式记账法就没有现在的会计体系。区块链记账法仅仅靠一个“交易即清算”的特性,就足以颠覆现行的很多贸易和金融机制。
过头看,比特币的核心作用主要是实现了全球化的转账;以太坊的核心作用主要是实现了全球化的众筹;而且有一些核心的认知基础——如POW这种机制,要实现超大规模的共识,必须是基于POW的,即便这种共识机制本身还有优化的空间。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1月3日,在这个过程里比特币是没有人管理没有人维护的,完全是自成长、自激励、自运营的网络,中间没有会计师、审计、运维工程师。但现在全球有几千万的用户,没有一个人说比特币的帐户余额是不准确的。这就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
包括有大量的开发人员自发地为他工作,这种工作的报酬不是来自于直接的报酬,尽管有一些力量想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改变,最终发现只能沿着原有协议进化,但如果有独立的想法只能分叉。到今天为止,比特币已经成为为一个总市值将近6000亿人民币的虚拟网络,几乎是凭空产出来的,而不是靠单一的主体创造出来的。
2.从比特币模型中,我们发现哪些小趋势呢?
趋势1:信息流和资金流加速融合
在很多场景里为了高效的资源配置,传统资金的属性已经多余了,展望更多元的未来,如果无人飞机能够进行配送,那实际上能够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更进一步地融合,这种融合会对现行的社会产生深刻变化。
趋势2:全新的混和物种开始出现
今天很多人开始对区块链给予定义,会说它是安全账本、分布式数据库、信任协议,但如果我们仅仅只从单一的维度理解区块链,会发现总是像那么一回事,但又不像那么一回事。今天回过去看这十年新生事物的探索是全新的混合物种,把货币、票据、存证、财务、会计、清算、结算等属性混杂在了一起,这种全新的混合物种是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趋势3:自信任体系下交易元规则的改变
传统的交易(经济、金融)都是基于三角规则,在三角规则中因为我和你之间相互不信任,需要有可信的第三方才能促成交易。在区块链体系里可以把可信的第三方交给由区块链构建的自信任网络、自信任体系中,从而能够形成点对点的交易。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生事物都是点对点交易,中间是没有可信第三方的。实际上这是原规则的巨大改变,从三角规则变成了点对点的规则。
趋势4:价值互联网与信息互联网不同的权重
在信息互联的网络里更加关注的是连接、流量,几乎中国所有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因为拥有连接的入口掌握巨大的流量才能成长为巨头。在价值互联网领域里会发现,更重要的是共识、信任、协同效率、数字化激励。区块链里最大的价值也是超大规模的共识,刚好符合新一轮全球化的趋势。
阿里的团队曾经和我们有过讨论,他们问我们今天提到的很多区块链应用在阿里云上都是可以解决的,为什么一定要用链?我们的答复是,当有企业需要调用阿里数据资源的同时,又要调用腾讯的数据资源、政府数据资源时,靠阿里云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候需要用链这样的基础设施实现共识,实现更高效地资源配置,其实这也是区块链里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未来互联网服务的竞争权重很大程度上会聚焦在协同效率和数字化激励上。
趋势5:新的生产关系正在建立
在所有的小趋势中,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是全新的社会关系正在建立,以AI为代表的先进计算作为生产力,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区块链帮助人类社会构建了全新的社会关系。
3.一个大区势是:互联网公司都会转化为数据(金融)公司
我主要的职业经历是在财税、金融、互联网领域。 我们来观察,最近30年市值前十大公司的变迁,可以发现这30年来全球十大公司只来自于五个领域(金融投资、通讯及硬件、互联网、石油、大众消费),而到了今年,这张图里只剩下三个行业,互联网、金融投资、大众消费,并且比例是7:2:1。
我们还可以发现多达60%的公司,除了微软外,其余6家互联网公司都有共同的范式,就是通过某一种应用和服务形成了连接的入口,通过连接用户产生的数据进行流量变现,通过广告、游戏、金融服务实现收入,而让他们形成竞争优势逐步成为寡头,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数据。
在这样的浪潮中,我们看到了比较清晰的趋势,数据正在从“生产资料”转化为“数据产品”再进一步转化为“数据资产”,最终会形成“数据资本”。现在我们所处的阶段,是在数据产品和数据资产之间的中间阶段,应该说已经产生了很多类似于数据资产的业态,但离真正的数据资产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这是强大的势能,最终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会转化为数据公司(数据金融公司),正如马云所说,阿里已经不再是一个电子商务公司,也不再是科技金融公司,而是一家挖掘数据价值的公司。这跟他以前说的口号“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一样,从马云对公司定位的不同阐述,我们可以清晰地捕捉到趋势。
因为小趋势,现在的数字经济和以往的数字经济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以前传统的数字经济里关键词是B2B、C2C、门户、游戏、社交。而新数字经济的关键词是BlockChain(区块链)、Token、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
4.如何让数据像货币一样循环起来?
基础设施已经在日新月异地完善,包括智能手机、5G,但在虚拟世界里的数据鸿沟却越来越深。如果说,以前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石油,那么未来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数据,如何让数据像“石油”一样流动起来?如何让数据像货币一样循环起来?
要实现数据像石油、数据像货币必须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数据要有明确的唯一性;第二个条件数据必须做法律的保护有清晰的流通规则;第三个条件要适应新生产关系的经济模型,要有相应的激励、有效的激励才能真正形成数据经济。
以前这三个条件都无法真正地建立,但区块链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第一,区块链网络如比特币第一次创造了虚拟世界的唯一性。以往也有很多复杂的技术可以实现唯一性,但是用户的教育成本非常高,用户共识的成本非常高。比特币出现已经有十年零五个月了,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显性的认知。再说得直白些,比特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文化、不分语言,大家都能形成一种统一的共识。当然,我所说的显性认知不是指作为货币属性的认知,而是作为虚拟世界唯一性的认知。
第二,数据必须是受法律保护的数据。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大数据公司他们心里都是非常忐忑,虽然他们知道存下来的数据是一种财富,但是否在法律上受到保护其实心中都打了“?”。目前我们看到了方方面面的进化,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驱动形成这样底层的司法协议层,这也是价值互联网得以构建的重要基础。
第三,有相适应的经济模型,这个条件和区块链也有密切的关系。在数字货币的投机现象里,很多都利用了区块链技术的特征而实现了高效的数字化激励模型,包括比特币本身,研究比特币的人经常会发现比特币是世界上最小的宏观经济模型,而研究这种宏观经济模型可以发现很多潜在的趋势。
5.数秦科技的立足点
区块链是一项属于未来的技术。如何将未来投射到当下,把虚拟“链”接到现实,需要不断沉淀、试错和思考。2013年,从财税系统辞职,投身区块链行业,从创办“壹比特”科技公司并担任CTO,到后来成为鸣金网、浙金网的创始CEO,一直尝试将区块链技术赋能到金融行业。
2016年,高航创立数秦科技,进行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及落地应用。
很多区块链项目都与存证和可信电子凭证密切相关。例如,用区块链做防伪溯源,摄像头数据可以上链,但成立的前提是项目方本身没有造假的动机。真正防伪溯源是让与链条利益冲突的各方都能够相信数据。如何确定建立的数据、电子凭证变得可信,并且这个可信是别的监督中心节点对你可信,利益冲突的相关方也对你可信,这是目前链上面绕不开的一个环节。
数秦科技团队所做的事主要立足于两点。第一是怎样让电子数据实现跨域、超限的可信,无论做什么样的区块链项目都绕不开这个基本点;第二是在业务形态上,作为链上的数据交换,如何用智能合约让数据像货币一样流动起来,促成数据孤岛跨越到另一个数据孤岛。
牛市或熊市,只是跟币价有关,跟区块链产业没什么关系。暴富的神话反而对行业发展是一种干扰。公司员工一夜暴富了,那这个组织多半很快就散掉了。区块链不是为一夜暴富、割韭菜的人服务的,它需要为这个世界建立新的秩序和规则。
2018年6月28日,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案在杭州互联网法院一审宣判;同时,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区块链应用技术第一次被社会司法体系认可。数秦科技旗下的保全网是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技术的提供方。
这是用我们的区块链证据宣判的第一个案例,它吹响了建立新秩序和规则的号角。未来,我们会做更多的事情,让区块链的实现真正的意义,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安心。
6.超大规模的共识是区块链最核心的价值。
过去三十年的IT技术发展,无论是从操作系统、还是数据库、亦或是网络结构、网络路由,它都是依赖于原有的中心化思想而构建的。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去中心化的技术对于中心化的技术并不是一种颠覆和替换。我们认为中心化的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顺势而生的就应该是去中心化技术。
在我们所有的经济行为当中,核心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做各种各样资源的配置。在以前信息不对称的系统当中,具有资源配置优势的这些都是一些大组织,大机构。在区块链的世界中,这一切都会被改变!首先它配置的资源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经济里面,石油是最重要的资源,而未来数据是最重要的资源。但是数据的属性和石油的属性有着明显的不同,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数据,这些产生的数据被巨头“免费”拿走了,巨头依靠这些数据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可以说,在区块链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平权的,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更大的资源配置的权利。比如说,比特币的账本,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银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平等地去参与记录这个账本和查询这个账本。
未来在区块链构建的信任互联网或者价值互联网中,每一个个体都会有更大自由度,去发挥他的作用,从而能够形成更好的社会经济的协作网络。
也许未来50年后全世界主要的科技企业的市值不是按照股市的价格来排名的,很有可能按照总token的价值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