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由《财经天下》周刊联合市界、市界研究院举办的2024异想大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召开,峰瑞资本创始人、知名投资人李丰在会上发表了《人工智能与产业革命》主题演讲。
李丰是北京大学化学理学学士,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化学理学硕士,曾为 IDG 资本合伙人,TMT 领域投资人,此前主要侧重于对教育消费领域及 TMT、高科技等相关领域的投资。
在演讲中,李丰分享了对中国AI产业革命的看法。在李丰看来,其实现在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历史上都曾经发生过,有很多经验其实是可以和历史借鉴的。
李丰举了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例子,当时的世界霸主是英国,他们具备生产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发明了蒸汽机。而美国作为新型崛起国家,并没有技术优势,并且面临着英国的多重打压,例如贸易方面,英国的殖民口岸,不允许美国商船停靠,和中国今天的处境非常相似。
但是一百多年后,美国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虽然没有发明蒸汽机、没有发明铁路,但是却在最短时间完成了全球铁路里程最高。为了解决英国的贸易封锁,美国通过强大的铁路体系和市场体系,做全了整个产业链,在19世纪末超过英国成为了棉纺织品全球第一。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并不是创新者,也不是科技的发起者,他是集成创新。”李丰表示。
而当前的AI产业革命,在李丰看来和当年的工业革命也是类似的。
李丰表示,新兴国家崛起的过程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利用这个国家现在具有的新特点和正在发生的新应用,加上更好的基础设施,去推动应用层面的创新,直到这个技术在下一次生产力革命中变成核心竞争力。
其实国内的不少产业过去几十年也多次验证了这一模式,李丰重点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中国都是从低端开始做起,靠集成创新走向二次创新,再逐步占领高端,最后成为市场引领者。
而中国想要实现AI产业革命,要做的事情其实和以前一模一样,首先要用新的基础设施、领先的市场和供应链总量规模进行集成创新,然后再叠加起来做一次新的创新,实现从集成创新到二次创新的生产力革命。
在李丰看来,当下我们之所以焦虑,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历史维度的不同,难以更宏观地看到历史的变化,因为我们生活是一天一天过的,而历史的重大变化可能要一百年才有一次重大革命,“这是我们跟我们相处的世界之间有一点点隔阂”。
但李丰对未来下一轮AI产业革命国内势力的领先性,整体还是呈乐观态度。
“历史都是以不同的形式重复,我们今天经历过的事大概率历史上都发生过,结局对我们来说可以稍微高兴一些,因为历史上所有阻碍生产力蔓延的努力都没有成功。”李丰表示。
( 文 | 曾广 编辑 |董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