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多极化对交易成本和全球金融不稳定性的增加效应(ccy货币资讯)

地缘政治加剧全球经济分割趋势,促使非美国盟友考虑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分散风险,未来贸易、金融和全球价值链的转型也将影响不同货币的交易结算需求。例如,全球价值链向地缘政治结盟国家的缩短或重新定向,可能会减少对美元的交易需求。数字支付技术也具有对货币选择和汇率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的潜力,各国央行已经开始考虑其货币的数字版本,并将其支付系统升级到新的数字时代。数字货币的日益普及可能为储备多样化提供更多机会。具有更具吸引力的数字技术的国家,其货币可能会更广泛地用于跨境支付,加速外汇储备货币的多极化进程。

另一方面,全球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趋势也会增加交易成本。选择将外汇储备从主导货币转移出去的国家可能会获得一些多样化的好处,但也会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执行传统央行业务也会面临一些潜在困难。比如,中国开展的一些双边本币互换,对手国家的央行无法用人民币干预外汇市场,无法使用人民币从第三国进口商品,也无法将人民币支付给外国银行和债券持有者,其交易成本就远高于这些国家与美国开展的美元互换。

因为投资者在储备货币之间进出协调,货币的多极化也可能增加金融不稳定性。历史上,多极货币世界最突出的例子之一是1920年代英镑和美元共同主导国际货币体系。这一时期货币并不稳定,一个较为有力的解释就是,投资者不断在两种储备货币之间转移其投资组合。因此,未来美国可能面临的一个风险是,人民币等可行替代品的日益增加,可能会加大美元的挤兑风险。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