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诞生至今,价格从最初几美分至2013年10月上涨至8000元人民币左右。有人说比特币是数字黄金,也有人说比特币是郁金香泡沫。今天,比特币价格维持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
比特币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比特币支付会遭遇怎样的难题?各国政府的监管态度又有怎样的变化?比特币的未来前景如何?这些问题无疑正是比特币的争议焦点。近日,在“OKCoin与你北京一夜”比特币行业大会上,经济学家谢国忠、投资人麦刚、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和电视节目制作人梁松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正方观点:比特币是破坏性创新,未来发展被低估
在投资人麦刚看来,“比特币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模拟黄金这样的技术,虽然它不是很完美,但是事实的出发点和目前进展使其未来不会消失。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比特币也在不断的演变。作为从业者,遵守规则是必须担当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监管是必然的。但同时,人们往往高估了新科技在当下的进展,而低估了其在未来的发展,所以今天比特币是一种投资,但其价值取决于其属性。”
在电视节目制作人梁松看来,比特币是一种破坏性质的创新。比特币的这种机制,要能够从破坏性创新变成合作性的创新。用比特币的机制,去解决金融体制的创新,把比特币看作一种交易手段、工具和一个软件的时候,就会豁然开朗。
反方观点:比特币终将消失,一旦监管就无意义
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比特币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过几年会消失。因为比特币致命的问题是支付与货币连在一起,会被其他新的支付体系取代。现在说有商家接受比特币,其实实际支付量很少,主要是宣传作用。比特币在美国推动的是墨西哥的贩毒集团,因其最大优势是不记名。从长远来说,不记名会导致灰色经济的产生,在政府压力下未来将很难生存。
“因此,比特币要想变成一种货币,必须要接受监管。否则会被灰色经济利用,但若接受监管,比特币的优势就没有了。因比特币没有规模效益,对经济总量来说,比特币量非常小,无法控制供应量。因此,比特币要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货币非常困难。”谢国忠认为。
在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看来,“比特币本来是一个软件,可替代性非常强。如果这个软件只有交易功能的话,那么市场价格取决于交易人的情绪或者说我们对愿景的判断。而在支付方面,今天整个比特币值是60亿美元,对照美国每年用信用卡交易额大约是60万亿美元,那它只相当于美国的整个支付系统的1%左右,可以说并未成为一个有效的支付工具。同时,由于比特币是无政府主义行为,导致其整个系统不稳定。”
比特币的意义在于屌丝逆袭
针对比特币的争议,《时尚COSMO》新媒体总编马佳佳称,“比特币的两个功能,一个是"装逼",它会让每个人去聊这种新事物,去破解一种自我的成就感和存在感;第二个意义是"屌丝逆袭",它似乎没有发行的特制,有一种能够重新定义游戏规则的属性,因此所有屌丝希望加入这种游戏中,去重新分配整个社会的资源,所以比特币是一定会蓬勃发展。”
而无论争议与否,比特币从业者都在努力推动这一创新的发展。
据悉,主办方OKCoin是中国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之一,交易系统每日交易比特币30万枚、莱特币2500万枚,价值人民币约40亿元,这也是全球实名币的最高纪录。OKCoin在中国率先实行公式化的管理机制,提升了整个比特币的服务水平和客户资产保存的安全水平;率先提出了RYcoin的PC客户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随时随地的交易工具。